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319阅读
  • 19回复

中华文化的一些朝花夕拾,希望大家补充更精彩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6-07
音乐文娱名词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俗乐】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寻根究底,几乎都来自民间音乐,只不过改变了它的内容和情调而已。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乐舞。周代雅乐是指“六舞”(云门、咸池、大磬、大夏、大镬、大武,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这奉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故称之为“雅乐”。各个朝代均循礼作乐,歌功颂德,此类乐舞统称为“雅乐”。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地理名词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肴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星宿
角亢氐
房心
尾箕

牛女
虚危
室壁
奎娄胃
昴毕
觜参
井鬼
柳星张
翼轸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旄头亦指昴宿,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唐代张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汉代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燕太子丹厚养荆轲,让其刺秦王,行前已有天象显现,太子丹却畏其不去。

【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长矢即弧矢星。

【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参知】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经略】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五湖乃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而唐司马贞则认为“具区(即太湖)、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湖”是为“五湖”。不过,近代人却把“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太湖”称做“五湖”。

玄龙:鉴泽,碧龙:幽潭,灵龙:清虚,巽龙:云梦,雷龙:咸池
九兽:雷暴麟,玄骠骥,冥巨猊,灵糜犴,青蛟蟒,赤蝾螈,幻蜃鳌,沙潜螭,碧忽律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风雨杳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6-07
好象很多都没有听过的.
离线不是定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6-08
里面一大半名词我都没听过,趁此机会顺便学习一下.
离线管仲恒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6-15
晕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6-16
管仲恒 谢谢支持哈,看到了你的回复哦,呵呵,现在让你看看我的新的篇章,今天起点上不去了,更新的部分没有办法发哦

不要转走哦,有版权的,呵呵

此时正值春夏时节,就见万顷松涛,清风习习;茫茫草原,繁花似锦,令人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玄璜龙王族所用行宫在校场内点将阅武台西北,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宫墙两层,外层叫砖城,;内层宫墙叫紫墙。围墙正东有宫门两道,左右各有一座角门,角门前面又各有一座汉白玉雕砌的石桥。紫墙四周有回廊环绕,是守卫宫墙的玄璜龙族武士遮避风雨霜雪的地方。回廊上画有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彩画。回廊外面有深池环绕,整个行宫层层设防。石桥前面南北各有朝房5间,是殿前侍卫和骠骥军兵将的临时住房。
      进二道宫门,迎面就是行宫的五间正殿。殿座全是汉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筑结构和正式宫殿一样,重檐垂脊,吻兽俱全。但殿顶成拱券形,不露栋梁榱桷痕迹。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间,丹墀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边的叫警世亭,右边的叫司辰亭。在警世亭内的小方桌上,铺有一块黄云缎桌布,上摆一尊铜铸人像,顶盔贯甲,手持“警世”牌,以此警示王者要护世爱民,切忌穷兵黩武。司辰亭内有个巨大的沙漏,是军演操练是报录时刻用的。行宫的东北角还有一座钟楼。内悬挂着玄璜龙百艺堂铸造的大铜钟。每逢皇族参加春演和秋猎的时候,从起驾出宫就开始鸣钟,到皇族登上点将台时,钟声即止,春演和秋猎完毕时,钟声再起。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06-27
历法漫谈1:日子

一日的定义就是过一个白天、再过一个夜晚。这就涉及如何定义一天的开始。远古时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自然以即将日出时(即“平旦”)来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在不知道时间的时代,“鸡鸣三号”也可以告诉人们新的一天来了。然而,夏日天长,冬日天短,无论是“平旦”还是“鸡鸣”来定义新的一天的开始,就会使得每天的日长都不一样。

据说黄帝发明了漏壶,定义了时刻,有了十二时辰,就可以用“夜半子时”来定义一日的开始。也可以用寅时(3-5时)来模仿“鸡鸣”的定义。而几千年以后夜半(0时)就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标准。但在“儒略日”的定义里,是以中午(12时)来定义一日的开始,这大概是为了方便天文学家的工作。

过日子就是一天天数着过。如何数日子就是历法的内容了,这叫“纪日法”。最短的是用七日一星期来数,四个星期为28天(与28宿有关?)。其次是按月来数,一个月有28天、29天、30天、31天等等。在古代中国,还有“干支纪日”,用六十甲子来数日子,六十天一个周期。最长的则是“儒略日”,它没有循环周期,从儒略历的公元前4713年1月1日格林尼治平午(即该地民用时12时)为“0”日的开始,至次日格林尼治平午为“1”日的开始,由此顺数而下,延续不断地记下来。例如:2005年1月1日格林尼治平午,儒略日为2453372。
历法漫谈2:月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古人无事时看看月亮,从黄昏挂在西边天上的弯弯的新月,到半个月亮的上弦月,到圆圆的满月,再到下弦月,到清晨东边天上的一弯残月,还有看不见月亮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的,一个周期是29天或30天。于是古人就有了“月”的概念。象“坐月子”、“月信”等都与这个“月”有关。

在历法中,关于月的定义,就涉及到每月的开始、每个月有几天、如何数月份等问题。

远古时,人们是以第一次见到新月为一个月的开始,称为“胐”。今天的伊斯兰历法仍是以新月为每月的开始。但是,随着古人认识的提高,就提出了“朔”的概念,即日月相合时为“朔”,而日月相对则为“望”。在中国古代,是以朔日为每月的开始。这样,每个月就有29天或30天。

在朔日是看不到月亮的,每个月会有一两天看不到月亮。那么古人如何确定那一天是朔日?一是比较朔日前后能看见的残月和新月形状来推算。另外则是在一个地方平均几年发生一次的日食提供了检验朔日的方法,日食必须发生在朔日。而平均每年都有的月食则必须发生在望日。因此,古人应该是对日月食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才有朔的概念。

至于数月份的问题,则与“年”的定义有关。
历法漫谈3:年岁

俗话说“年岁不饶人”,也就是说一年一年过得很快。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四季的变化。夏天酷热、冬天寒冷、春日温煦、秋日高爽,渔猎时代的人们是深有体会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农耕时代的体会。这种周期性的四季变化就使古人产生了“年岁”的概念。

在历法中,需要定义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几个月,每年开始于何时,如何数年头(即“纪年法”)等等。

先说如何数年头的问题。现在的公历是用公元纪年的,以假定的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1年,今年为公元2005年。我国在数千年里,是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如元封七年,万历十五年等。
还有一种干支纪年法,用六十甲子来数年头,六十年一个周期,比如今年为乙酉年。

每年的开始必然是某月1日,而哪个月就是历法中的“年首”问题,也就是“建正”。中国古代有“建寅”、“建子”、“建丑”等不同的定义。

在中国古代历法里,一岁为365天或366天,一年有12或13个月。也就是“年”和“岁”是有不同含义的。一岁的准确天数(如365.2422)在古代被称之为“岁实”。但后来人们就将“年”和“岁”混用了。
历法漫谈4:历法的基本要素

历法就是规定年、月、日这三个基本要素,只要将年月日作出定义以及判断或推算的方法,就是一套完整的历法。其中,年和月的配合最为重要。

目前常见的历法有三类,即阳历、阴历、阴阳历。

阳历是以一年有365天或366天来定义的,“平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而哪年是闰年则是由“闰法”来规定的。然后再定义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多少天。比如“十月历”,一年十个月,每月36天,这样10个月有360天,剩下的五六天用来“过新年”。

阴历是按月亮的圆缺来定义的,这样一个月有29天或30天。再定义一年为12个月,这样一年有350多天,不到360天。象伊斯兰的历法就是如此。

阴阳历则是年按阳历之年定义、月按阴历之月定义。比如,我国古代大部分历法就规定:一岁为365天或366天,一年有12或13个月,每月有29天(小月)或30天(大月)。平年里一年为12个月,闰年里一年有13个月,其中一个月为“闰月”。
历法漫谈5:公历

公历是国际上通用的历法,在研究古代年代时,一般均使用公历来作为参照系。

公历中定义的每月中的天数为:1、3、5、7、8、10、12月为31日,4、6、9、11月为30日,平年时2月为28天,闰年时2月为29天。这样平年有365日,闰年有366日。这些规定是人为的,主要是西方古代帝王们干的好事。纪日法就称X月X日。

公历中的纪年法称公元XX年,如今年为公元2005年。上溯到起点,是公元1年。再往前,是公元前1年,公元前2年等等。其中没有公元0年的说法,这也是上世纪末争论“新千年从哪年开始”的原因。

有时为了方便,将“公元”二字省掉。有时为了计算,就将公元前的年代用负号表示。但有个约定,将公元前1年记为0年,公元前2年记为-1年,公元前2070年记为-2069年。可以看出,将负号的年代转换为公元前年代,数字上有1年的差别。

在1582年10月4日以前,公历是按儒略历的闰法,即“四年一闰”,只要年数能被4整除就是闰年(2月有29日),否则为平年(2月只有28日)。如公元1004年的“1004”能被4整除,为闰年,该年有2月29日。而公元1006年的“1006”不能被4整除,不是闰年,只有2月28日,没有2月29日。但对公元前的年代则一定要转为负号年代,才能按上述规则计算。比如,将公元前1年转为0年,“0”能被4整除,是闰年。如公元前1045年转为-1044年,是闰年。而公元前1044年就不是闰年。

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大帝制定的,按儒略历的闰法,一年有365又1/4日(365.25日)。但公历将儒略历的闰法一直往前延伸到公元前任何年代。

在1582年10月15日以后,公历是按格里历的闰法,除了类似儒略历的“四年一闰”(只要年数能被4整除就是闰年,否则为平年)以外,还规定每逢整百的年数,则需要能被400整除方为闰年。例如,公元1900年的“1900”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因此不是闰年。而2000年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这样,格里历的闰法是400年中有97个闰年,相当于一年有365又97/400日(365.2425日)。

注意,按公历定义,1582年10月4日之后就是1582年10月15日。也就是没有1582年的10月5-14日这十天。这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干的事情。
历法漫谈6:干支历

在古代中国,也有十分简单的历法,这就是“干支历”。传说伏羲造《甲历》,可能与干支历有些渊源。当然,学者们更多提的是“干支纪日”和“干支纪年”。

干支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的。十天干为:甲0、乙1、丙2、丁3、戊4、已5、庚6、辛7、壬8、癸9,其中的数字是用于后边作计算用用的。十二地支为:子(鼠)0、丑(牛)1、寅(虎)2、卯(兔)3、辰(龙)4、巳(蛇)5、午(马)6、未(羊)7、申(猴)8、酉(鸡)9、戌(狗)10、亥(猪)11,其中括号内是“十二属相”或“十二兽”,传说黄帝为让人们记住十二地支,就用十二兽来帮助记忆,而数字也是为了计算而给的编号。

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配对,就可排出60个不同的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其顺序为:
, 0, 1, 2, 3, 4, 5, 6, 7, 8, 9
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已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已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为了计算方便,常使用数字编号,取甲子为0,乙丑为1…癸酉为9,甲戍为10…壬戍58,癸亥59。

在干支历中,最主要的是干支纪年和干支纪日。是从某甲子年或某甲子日开始,按六十甲子往下数,过六十年或六十日后就又从甲子开始。

而每年十二个月和每日十二时辰,它们的地支均是固定的。但它们的天干则分别与年干和日干有关,具体的对应方法以后再谈。比如,今年春节的凌晨子时,公历2005年2月9日0时,相应的干支历记为:乙酉年戊寅月甲子日甲子时。干支历其实就是民间的“八字”或“四柱”。
历法漫谈7:公历转换为干支历

先看年干支的计算。在y年,如2005年则是y=2005;而公元前的年代要转为负号年代,如公元前2070年则为y=-2069。计算a值:a=y-4;再计算gz值:gz=a-[a/60]*60,其中[ ]表明是取整运算,如[8.75]=8。如果gz值为负,则gz=gz+60,使其为正值。这个gz值就是前面六十甲子的编号。例如,对2005年,y=2005,a=2001,a/60=33.35,[a/60]=33,gz=21,而21就是乙酉,说明2005年是乙酉年。对公元前2070年,y= -2069,a= -2073,a/60= -34.55,[a/60]= -34,gz= -33,gz= -33+60=27,则前2070年为辛卯年。

也可以从a值分别计算年天干或年地支。天干值为:g=a-[a/10]*10,若g是负数则g=g+10。地支值为:z=a-[a/12]*12,若z是负数则z=z+12。例如,公元前2070年,a= -2073,g = -3,g=7,z= -9,z=3。g值为7对应天干的“辛”,z值为3对应地支的“卯”,因此前2070年为辛卯年。

再看日干支的计算,主要是先将公历日期转换为儒略日,再由儒略日来计算日干支。因为儒略日是以正午开始新的一天,我们不妨约定某日的儒略日是对应于该日正午的。而计算儒略日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选一种适于编程的方法(括号内的是举例):
1)对于y年m月d日。(如2005年2月9日12时,则y = 2005,m = 2,d=9)
2)如果是1月和2月(m=1和m=2)则:m=m+12,y=y-1。(因m=2,则m=14,y=2004)
3)计算a值:a=[30.6001*(m+1)] 。(a=[30.6001*(14+1)]=[459.0015]=459)
4)计算b值:在1582年10月4日以前(含),b=0;在1582年10月15日以后(含),b=2-[y/100]+[y/400]。(因在1582年之后,b=2-[2004/100]+[2004/400]=2-20+5= -13)
5)计算c值:如果y=0,c=[365.25*y]-694025。(因y>0,c=[365.25*2004]-694025=731961-694025=37936)
6)计算约化儒略日mjd值(以1900年1月0.5日起算的天数):mjd=a+b+c+d。(mjd=459-13+37936+9=38391)
7)计算儒略日jd值:        jd=mjd+2415020。(jd=38391+2415020=2453411)
从举例来看,2005年2月9日12时的儒略日为2453411,或略去12时而称2005年2月9日的儒略日为2453411。在计算儒略日时,对于公元前的年代,同样要注意先将其转为负号年代。

而将儒略日转换为日干支就非常简单了。对于儒略日jd值,计算ad值:ad=jd-11;再计算gz值:gz=ad-[ad/60]*60,这就是干支编号。例如儒略日为2453411,则ad=2453400,gz=0,对应干支为甲子,表明该日为甲子日。也可以从ad值分别计算日天干或日地支。天干值为:g=ad-[ad/10]*10,地支值为:z=ad-[ad/12]*12。

顺便提一句,用儒略日来计算星期几也很容易。对于儒略日jd值,计算ax值,ax=jd+1;再计算xq值:xq=ax-[ax/7]*7,xq值为0时是星期日,其余的值是几就是星期几。如2005年2月9日的儒略日为2453411,ax=2453412,xq=3,则该日为星期三。
历法漫谈8:节气

在远古时期,人们体会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也发现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天象。最简单的是,冬季太阳很低,而天短;夏季太阳很高,而天长;春秋两季则居中,日夜长度相等。

单从午间太阳影子的长度,就可判断四季,这就有了成语“立竿见影”。古人在地上栽个竿子,每天在午时(即太阳影子落在南北线上)观测一下影子的长度,做个记号。很容易就发现在冬季的某日,影子最长,这天被称为“冬至”或“日南至”;而在夏季的某日,影子最短,这天被称为“夏至”或“日北至”。而在春秋两季各有一日,日出或日落时太阳影子落在东西线上,这就是“春分”和“秋分”。

顺便说一下,古人如何确定南北线(子午线)和东西线(卯酉线)。只要将竿子立直了(松手掉个石头就知道竿子直不直),在白天认真盯着竿子的影子,随着太阳的运动,影子先逐渐变短,然后再逐渐变长。由此确定出影子最短的一点,这就是“北点”,其时对应于“正午”。而竿子插地点为“南点”,两点的连线就是南北线。而日出时的影子为“西点”,日落时影子为“东点”,两点的连线为东西线。

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分别是四季的中点,这应该是人们最早知道的四个节气。西方人大概到今天也只知道这四个。而我们的古人还要寻找四季的起点,即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这“四立”,这就需要天上的星空来帮助了。

有了这八个节气,四季应该是可以定下来了。然而,一年有十二个月,如何把八个节气排到12个月就成了问题。于是古人又把节气扩大到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后来,又将其扩展为七十二候。这也是“气候”这个词的来历。
历法漫谈9:农历

我国现行农历的定义是:定朔、定气、建寅、无中气置闰。

“定朔”是指“朔”的时刻由太阳的黄经和月亮的黄经相等来定义。朔日就是当月的初一。

“定气”是根据太阳的黄经来定义二十四节气的时刻:春分为太阳黄经0度,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例如,夏至为太阳黄经90度,秋分为180度,冬至为270度;立春为315度,立夏为45度,立秋为135度,立冬为225度,等等。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分为“节”和“气”,“气”又叫“中气”。农历的月份与中气有固定的关系。含有冬至的为子月,有大寒的为丑月,雨水为寅月,春分为卯月,谷雨为辰月,小满为巳月,夏至为午月,大暑为未月,处暑为申月,秋分为酉月,霜降为戌月,小雪为亥月。

农历“建寅”是指以寅月为正月,卯月为二月,依此类推,子月为十一月,丑月为十二月。而“无中气置闰”是指若农历某月里不含任何中气,则为闰月,名称为前一个月加“闰”字。例如某年八月(含秋分的酉月)后的一个月里不含中气“霜降”,则为闰月,称“闰八月”;再后的一个月里有中气“霜降”,方为“九月”。

依据农历的规则,只要知道各年里朔和中气的时刻,就可排出当年的公历和农历的对照表来。然而,由于日月运动的不规则性,特别是月亮的运动更为复杂。因此,朔与节气的时刻均需要由天文学计算来给出。在国际上,以前对日月运动是使用理论公式计算;从1984年起,各国使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和海军天文台计算的DE200/LE200星历表(1960-2025AD)来计算,我国历法的权威单位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就以此编制年历。以后,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又计算出了DE404/406星历表(3000BC—3000AD),时间跨度为6000年。(这些表见http://ssd.jpl.nasa.gov/eph_info.html)最近,瑞士人又将其扩展到5400BC-5400AD,称为“瑞士星历表”(见http://www.astro.com/swisseph/),时间跨度为10800年,可以真正算出“万年历”了。

当然,从这些星历表来计算出朔和节气的时刻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和编程能力的。而最简单的是利用现成的朔和节气的表格,比如张培瑜的《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等工具书。本客就用依据“瑞士星历表”而计算出来的表。
历法漫谈10:干支纪月

前面讲过如何将公历的年和日转换为年干支和日干支,现在说说如何确定月干支和时干支。

先说时干支。古人将一日分为十二时辰,23-1时为子时,1-3时为丑时,3-5时为寅时…,11-13时为午时…,21-23时为亥时。因此时辰的地支是固定的,其天干则与日的天干有关。因为干支有60个,一日有12时辰,这样六十甲子就可排出5日的时辰来。时干支的起点就是“甲日子时”,其时为甲子时;甲日丑时为乙丑时,依此类推。到第二天“乙日子时”为丙子时,等等。五天将六十甲子排完,就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到第六天子时,是“己日子时”,又是甲子时。为了方便,可以使用如下的对照表,第一行为日干,第一列为时支。
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而确定月干支与时干支是相似的方法,因为月的地支也是固定的,故其天干就与年干相关。五年排一轮月干支,见如下的对照表,第一行为年干,第一列为月支。
年干,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其实,古代人提出“干支历”时,应该用的是“建子”,即以子月为一年的开始。因为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甲子年时,寅月的干支为丙寅,往前推两个月为子月,其月干支为甲子。若按“建寅”,即以寅月为一年的开始,则两个月前的子月是属于前一年的,即癸亥年。但若是“建子”,则寅月前的子月仍属甲子年,这就是甲子年甲子月。如果还是甲子日,则子时所对应的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这应该是“干支历”的起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干支纪月时,是不考虑闰月的。遇上闰月怎么办,没人说过。也许可以用前月的干支再加上“闰”字。例如,某年八月是辛酉月,之后有闰八月,可称为“闰辛酉月”,再后的九月继续为壬戍月。

还有个办法,就是使用纯阳历的方法,定义寅月开始于立春,卯月开始于惊蛰,等等。这就是北宋沈括提议的,清末太平天国实行过的,而最近章潜五教授鼓吹“春节定于立春”的历法。然而,这种历法虽然避开了闰月的问题,却也把月亮的“阴晴圆缺”给丢掉了。
历法漫谈11:古代历法

现代农历是与我国古代历法一脉相承的。作为历法的定义,主要有朔和节气的计算、建正和置闰法等。

在朔和节气方面,中古以来直到现代使用“定朔”和“定气”,其方法已在前面说过。而在上古时期,则用的是“平朔”和“平气”。所谓“平朔”,是指知道朔望月的天数,即一个阴历月的天数,如29.5306日,从某一个朔时开始,每隔29.5306日为一个朔,从而排出一系列的朔日来。所谓“平气”,是指知道回归年的天数,即一个阳历年有多少天,也即“岁实”,如365.2422日,将其等分为24份,每份为365.2422÷24=15.218425日,从某个冬至开始,每15.218425日为一个节气,从而排出24节气的日期来。当然,利用“平朔”或“平气”的方法,就需要知道第一个朔是在什么时刻,或第一个冬至是在什么时刻,这就必须通过实际的天文观测来确定了。这也与所谓的历法“上元”有关系。

“建正”是指每年开始于那个月。古代有“建子”、“建丑”和“建寅”等不同的方法,分别是以子月、丑月和寅月为一年之始。

“置闰法”是指如何设置闰月,比如“无中气置闰”。在上古时期,还有“年末置闰”,即在闰年时,将闰月放置在年末,称为“十三月”。而闰年的确定,有“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等方法。

因此,要了解某个古代历法的情况,只要能够知道上述的有关信息,就可以排出相关的历谱来,并可以给出古代历谱与公历的对应关系。
历法漫谈12:四分历

在上古时期,一直流传着“古六历”的说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这些历法都属于“四分历”的系统。

“四分历”的基本数据为:回归年为365又1/4日(365.25日,这与西方儒略历的参数是一样的),设置闰年的方法为“19年7闰”。根据这两个数据,就可推出朔望月的长度为29又499/940日(29.53085日,=365.25×19÷(19×12+7))。再依据前述的“平朔”和“平气”的方法,就可推算出历谱来。

在“四分历”系统中,19年为一“章”,共235个月(=19×12+7),各章中所对应的年月所含日数都是相同的,但不是整数,这是因为有1/4(即“四分”)的问题。如此,“四章”76年(=4×19)为一“蔀”,则不同“蔀”中相应的年月日就全同了。但对应的日干支并不相同,为此则需要“二十蔀”1520年,叫做“一纪”,则不同纪中相应的日干支就一样了。但相应的年干支还不相同,就需要“三纪”4560年,叫“一元”,如此则相应的年月日干支和日数就全同了。这就是“一元复始”的来历。“一元”有60“蔀”,因此常称某“蔀”的第一年的干支为“蔀首”,如“甲子蔀首”等。而一元有3纪,分别称为“天纪”、“地纪”、“人纪”。

然而,“四分历”的参数是有误差的。如回归年长度(365.25日)与现代值365.24220相差11分14秒,则每过128年节气将差一日。而朔望月长度(29.53085日)与现代值29.53059相差22.5秒,则每过310年朔或望将差一日。如果真是过了“一元”4560年,则阳历的日子(如节气)将相差35.6日,阴历的日子(如朔望)相差14.7日,人们就看到节气差一个多月,而朔成了望、望成了朔。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春秋保乾图》曰:“三百年斗历改宪。”说明古人差不多三百年就需要改一次历法。

因此,各个古代的四分历,都是在发现历法“失天”后,重新设定历法的起点以“合天”。古六历之间的差别实际是根据观测来调整历法的起点,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上元”。据《开元占经》卷一百四载,古六历上元年距唐玄宗开元二年甲寅(714AD)的纪年数分别为:《黄帝历》上元辛卯以来2760863年——其第606元天纪甲子蔀首距开元二年为2063年,即公元前1350年;《颛顼历》上元乙卯以来2761019年——其第606元天纪己巳蔀首距开元二年为2219年,即公元前1506年;《夏历》上元乙丑以来2760589年——其第606元天纪甲子蔀首距开元二年为1789年,即公元前1076年;《殷历》上元甲寅以来2761080年——其第606元天纪甲子蔀首距开元二年为2280年,即公元前1567年;《周历》上元丁巳以来2761137年——其第606元天纪甲子蔀首距开元二年为2337年,即公元前1624年;《鲁历》上元庚子以来2761334年——其第606元天纪甲子蔀首距开元二年为2534年,即公元前1821年,亦即公元前301年为地纪甲子蔀首。

只要知道历法的起点,以及“建正”和“置闰”等问题,就可以排历谱了。更详细的请看七秩龄童等在“先秦网”和“国学网”上的系列帖子,或参看刘洪涛的《古代历法计算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历法漫谈13:十九年七闰

如果是使用“无中气置闰法”,只要排一排节气和朔日就能够确定闰月。在使用“定朔”和“定气”的情况下(如农历),根本就不用关心“多少年一闰”的问题。但在上古时期,人们将“十九年七闰”作为非常重要的历法规则,例如“古六历”就是如此。但到中古以后,就逐渐放弃了这个规则。

上古时期,还有的历法是采用“年末置闰”,将闰月作为“十三月”。而这就需要确定哪一年为闰年。在“十九年七闰”的规则下,一般将闰月安排在第3、5、8、11、14、16、19年,其中相隔的年数分别为3、2、3、3、3、2、3年。当然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安排方法。

一般认为“十九年七闰”的规则是到春秋时才确立的。然而,《史记》等史书记载:“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这段话是说,黄帝得宝鼎之年,冬至是在朔日,他们经过推算知道:过19年后又出现冬至在朔日的情况,推算20次,共380年(=19×20)。而这就说明黄帝时已经知道“十九年七闰”的规律了,否则就不会有相隔19年的两次“朔旦冬至”。
历法漫谈14:“推步”与“观象”

“历法”就是推算“历”的方法,当然也包括历法参数和起点等。在古代,历法又被称为“推步授时”,即利用一定的方法来推算年月日。官方依据历法推算出年历,并向百姓进行颁布,让人们知道“今夕是何年”。

应该说,每一部历法的推算方法是简单的,但历法的好坏就与其参数和起点很有关系了。而历法参数和起点则需要天文观测来确定。而且在古代中国,非常讲究历法与天象的合拍,特别是日月星“三光”要和历法的年月日是一致的,这就是所谓的“合天”。如果历法与天象不一致,就是“失天”,比如初一看到了月亮等等,就需要改历。又,每逢改朝换代之时,新的帝王认为自己是“奉天承运”,更是要改历。这就是古代中国有近百部历法的原因。

所以,创立新历法需要进行天文观测,检验历法的好坏也需要靠天文观测。古代称天文观测为“观象”。这样,“推步”与“观象”就有了紧密的联系。

由于中国古代历法具有“合天”的特点,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确定年代的办法。因为现代天文学可以给出从公元前5400年到公元5400年这10800年中任何时刻的精确天象来,如此,即使没有足够的历法资料,利用少量的历日信息并与当时的天象进行比较就有可能确定其年代。

比如,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占重要地位的“金文历谱”,就是利用“王年、月份、月相和日干支”四要素来推定年代。又例如,假如干支历开始于“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并且是朔日,则有公元423年12月19日、公元前4977年1月18日、以及公元前7137年1月18日和公元前8217年2月17日等日期。
历法漫谈15:“观象授时”

关于历法的问题,大致也就是这些了,剩下的只是一些细节。然而,历法不是凭空出现的,也有其起源问题,或是“源头”。这就是历法出现之前的“观象授时”阶段。古代人极为重视日月星“三光”,就是因为用日月星可以“授时”,也就是用以确定年月日。

正如开头讲的那样,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可以确定“月”和月中的“日”。即使有了历法之后,月相也仍然用于纪日法的辅助参考。现在已知西周有60多个“王年、月份、月相和日干支”四要素俱全的金文记载,如《九年卫鼎》“惟九年正月既死霸庚辰”。

金文中常见记录月相的名词有:初吉、胐、既生霸、既旁生霸、既望、既死霸、旁死霸。这些名词究竟对应哪几天还是正在研究的问题。大概有三类观点,1)定点说:董作宾先生创为定点月相说,以为一个月只有月初(朔,或死霸、初吉)及月中(望或既生霸)两个定点,这个定点只有两天的游移,各称旁死霸及旁生霸;2)四分说:王国维先生创为四分月相说,以为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各指一个月由月初到月尾的四分之一;3)二系说:由“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创。由于对月相名词的解释不同,便出现了很多版本的西周金文历谱。

古人最关心的是如何确定年和季节的问题,这对进入农业社会的古人更为重要,因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确定季节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大致有四类:用物候、用太阳、用星辰、用月亮加星辰。

大概古人最早是用物候来判断季节的,例如观察草木的荣枯。这方面发展的顶点就是后来的每隔5天多的“七十二候”,表示一年中物候和气候的一般变化情况。七十二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物候,其中有动物的,如鸿雁来、寒蝉鸣、蚯蚓出等;也有植物的,如桃始华、萍始生、禾乃登等。另一类是非生物候,如水始冰、雷乃发声、土润溽暑等。内容非常广泛。但是其中也有观察错误、不合乎科学事实的情况,如鹰为鸠、雀入大水为蛤等。七十二候的起源甚早,在《逸周书》中已告完全确立。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候的时间单位较小而气候的年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故难以广泛应用。

用太阳判断季节的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立竿测影”,可以确定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等节气,可以测定回归年(“岁实”)的长度,等等。
历法漫谈16:“参历”与“火历”

用“立竿测影”的办法可以测定四季,但需要观测者的经验和时间,因而在远古时往往是“官方”的任务。还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太阳出没的方位,春分秋分时太阳出没于正东和正西方,夏至时太阳出没于东北和西北方,冬至时则是东南和西南方。考古发现的“八角星纹”可能就来源于太阳在四季中出没的方位,并可能是八卦的起源。

黄昏时仰望天空,不同的季节会看到不一样的星空,因此利用所看到的星空就可以确定季节。比如在黄昏时看到的星空,有的星星正在西落(“昏没”或“偕日没”)、有的星星恰在正南方(“昏中”)、还有的星星刚刚东升(“昏升”);同样,在黎明时看到的星空,有“晨没”的星、有“晨中”的星、也有“晨升”或“偕日升”的星。

这种使用星空来确定季节的方法是世界性的。在大洋州、美洲和非洲的土著中,常常使用昴宿、毕宿、参宿或天狼星来确定新的一年的开始。例如,古埃及就以天狼星的偕日升作为新年。在我国远古时期,应该是万年以前的渔猎时代,就是用参宿(“三星”)来确定季节的,也可强名之为“参历”。昴、毕、参宿均属四象中的“西方白虎”,而天狼星也与之相距很近。在世界范围使用“白虎”星宿来确定新年或季节,表明这种文化的源头是同一的,应该是在末次冰期时传播到全世界的。

在参历之后,我国远古的人们又有了“火历”(火历的概念是庞朴在80年代提出的),即以心宿的“大火”星来确定季节,远古时设专门的官员“火正”来做此事。《诗经》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也就是在七月的黄昏时看到大心星在西南方落下,就应该准备冬衣了,因为两个月后就需要穿厚衣服了。心宿属于四象中的“东方苍龙”,常见的“二龙戏珠”的“珠”就是大火星,少数民族的“火把节”也与大火星的“南中”有关。

据《左传•昭公》记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反映了商人用“大火”、唐人用“三星”的历史。

因为有岁差的影响,在不同年代(如差上百年到上千年)的同一季节所看到的“昏中”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岁自为岁、天自为天”。比如,今天的“大火南中”是在公历7月(农历6月),而在约1万年前 “大火南中”是在2月(农历正月)。因此,利用岁差效应也可粗略地确定年代。象前面《左传》的记载被称为“参商不相见”(见杜甫、高适、侯方域等诗),即三星与大火星,此出彼落,从不相见。根据计算,“参商不相见”的年代是在公元前7200年以前。
历法漫谈17:二十八宿

太阳在星空中的运行轨迹叫黄道,每年太阳沿黄道转一圈。二十四节气就是将黄道均分为二十四份。因此,只要知道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即“日躔点”,就能确定当时是处在什么季节。然而由于阳光太强,太阳附近的星空是无法直接看到的,因而只能靠间接的方法来判定太阳位置。前面提到的观测“偕日生”、“偕日没”、“昏中”、“晨中”等星就是一种方法。

再者就是使用月亮。在满月时(“望日”),月亮与太阳正好是相对的(“相冲”),只要看到满月在什么星宿附近,太阳就位于再过180度的星宿那边,就可以确定季节了。然而,一年只有十二三个望日,显然不够用,就希望可以用每天的月亮来测定。比如,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和月亮相差90度,亦可根据月亮所在星宿来判定太阳所在的星宿。

月亮在星空中的运行轨迹叫“白道”,运行一周为27.32日。于是古人就在星空中设定了二十八宿,使得每天“月躔一宿”。宿数取28而不是27,应该是考虑宿数是4的倍数,使得月亮与太阳成180度或90度时,太阳和月亮都处在宿中。

二十八宿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由于“西方白虎”的昴毕参3宿和“东方苍龙”的角亢氐房心尾6宿均是很早就用于“观象授时”了,因而进入二十八宿是很自然的。而其他的各宿是在创立二十八宿体系时加入的,以保证28宿均匀地分布在黄道和赤道附近,并且是两两相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确定二十八宿体系的建立年代为约公元前5800年左右。

但是,由于岁差效应的影响,二十八宿就逐渐变得不那么均匀了,有的宿间距离拉的很开,而另外有的宿却靠得很近。这样,仅靠目测来“授时”就有问题了,就需要依靠象“浑天仪”这样的仪器了,据说是颛顼发明了浑天仪。
历法漫谈18:“斗纲建月”

《公羊传•昭公十七年》曰:“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为大辰”。这就是说,古人不但观测参宿(伐)和心宿(大火)来确定季节,还使用北斗(北辰)来定季节。

北斗七星绕北极旋转就象一个钟表的表针一样,每天转一圈,不过是逆时针转动,而且转一圈的时间要比24小时短上近4分钟。这样一年365天,北斗要转上366圈。古人就把北极这块“钟表”标上了十二时辰,即斗柄北指(下指)为子、南指(上指)为午、东指为卯、西指为酉等等。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在北方天空的位置也不同,所以根据北斗七星的所在位置可以判定季节。《鹖冠子》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古人发现,在冬天黄昏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北方,故称该月为“子月”,如果历法是以子月为一年的开始就叫“建子”。而春天黄昏时,斗柄正指向东方,称该月为“卯月”。

而且,古人也发现北斗是和二十八宿一起旋转的,只要看到北斗转的位置就可推知二十八宿的位置。如此,古人就将整个星空分成十二块(以和十二月相应),就像从北极下刀切成的12块西瓜瓣一样,分别取名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这种划分方法相传是由黄帝确立的,叫做“十二次”。比如在东周时期,子月时太阳在星纪(斗牛),寅月时太阳在娵訾(室壁),巳月时在实沈(觜参),戍月时在大火(房心)等。当然,由于岁差的影响,不同时代十二次与节气月份是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

“天上的群星参北斗”。由于北斗牵连着十二次、二十八宿以及节气月份等,因此,《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古代帝王就将观测北斗作为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故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书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这里的“璇玑玉衡”就是专门用于观测北斗旋转方位的仪器(当然,大名鼎鼎的夏鼐是反对这种说法的),仪器中心就是瞄准北天极,古称“天心”。
历法漫谈19:“岁星”与“太岁”

古人把木星叫做“岁星”,因为木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11.86年,差不多每年在星空中走一“次”。比如某年木星在“鹑火”,称为“岁在鹑火”,则下一年则是“岁在鹑尾”。这和十二次与节气月份的顺序是一样的。因为太阳是顺着二十八宿运动,这样节气和月份也相当于顺着二十八宿的顺序,木星的运动也是顺着二十八宿运动。而如果十二次是按月份来划分,则也是顺着二十八宿的。但是,有人认为还有“十二辰”,和十二次的顺序是逆着的,这恐怕是战国时甘德对十二次理解错误而提出的“十二辰”。

但由于木星的周期并不正好是12年,而且有逆行的运动。于是人们就就假设一个均匀运动的天体,叫“太岁”,也叫“太阴”,每年走一“次”,12年在星空中走一圈。这样木星和太岁均是顺着十二次运动,只是木星运动不均匀,而太岁的运动是均匀的。其实,太岁就是按年的地支顺序,只不过取了一些特殊的名字。

《尔雅》称:“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名。
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月阳。
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月名。”

由此可知,太岁不但有年地支的特殊名称,而且有年天干的特殊名称。同时,月的干支也有自己的特殊称呼。如《离骚》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摄提”是寅年,“孟陬”是孟春正月,“庚寅”是日干支,说明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庚寅日。如此看来,古人使用这些特殊称呼,大概是为了与日干支进行区分。但在东汉以后就不再使用年月干支的特殊说法,而与日的干支一样使用“六十甲子”了。
历法漫谈20:天文年代学

前面讲了历法及其相联系的有关天象,这种密切联系就使得人们有可能利用历史上的有关天象来确定年代。基于天文现象和天体运动的规律,通过数学计算可以相当准确地确定出天象发生的日期。如果一个历史事件与某些天象相联系,就有可能通过这样的回推天象方法来确认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日期,这种方法就被称为天文年代学。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预言了一次日食的发生,从而制止了米底王国和吕底亚王国的交战。通过回推天象的方法可以确认,这次日食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

而据苏格兰历史记载,当时,挪威国王哈康四世率领大批船队渡海准备去惩罚苏格兰国王。他们在中途的奥克尼群岛(Orkney Islands)停留时,天上的太阳变成了细亮环。19世纪初的英国物理学家布儒斯特(D. Brewster)据此确认,这是发生在公元1263年8月5日的日环食。

天文年代学的学科名称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实际上很早就有人做类似的工作了。例如,我国西汉末的刘歆和唐朝的一行。在天文年代学中经常使用的天象有日月食、朔望、行星、彗星和恒星等。但由于天象的周期性,要用天象来确定年代,往往需要结合其他文献和考古学的年代资料。也就是说,用其他方法来确定大致的年代范围,再用天象来定具体的年份。
历法漫谈21:天狼星周期

古埃及把尼罗河开始泛滥和天狼星偕日同升的那一天作为新年开始,这样的事情是每年都发生一次,是一个回归年(太阳年)的长度。但古埃及的历法是一年365天,差不多是每4年相差一日,720年差半年,1460年差一年,这样1460年就叫“天狼星周期”。文献上讲,在公元139到142年间发生过天狼星偕日升的现象,人们认为这时其历法起点与偕日升为同一天。如此上推两个天狼星周期,则历法起点分别为公元前1313年和公元前2769年。

如果有天狼星与日偕升的记录,而且注明了是几月几日。因为天狼星偕日升的日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并与其记录的月日比较,确定出相差几天。例如提早了335天,按4年差1天计算,表明与天狼星周期的起点(如公元前2769年)相差了1340年(=335×4),即为公元前1429年。目前已知古埃及有两条天狼星与日偕升的记录,史料记载的一条被确定为公元前1872或1830等三个年份,埃伯斯纸草记录的另一条被确定为公元前1525年等三个年份。不同年份是因为假定不同的观测地点,故看到天狼星偕日升的日期是不相同的,日期差1天就相当于4年。

孙小淳曾如此评价说:“用天狼星偕日出定年代的方法是基于一个非常根本的假设之上,就是古埃及的民用太阳历从未有过调整。……古埃及民用历明明分一年为三季,为尼罗河泛滥期、冬季和夏季,如果不作置闰的调整,那历法上的三季很少是和实际季节符合的,……严格说来,只有天狼星周期1460年起始的那一年季节才真正地名副其实,这对注重农业的古埃及人来说同样也是很奇怪的。然而,埃及的年代学正是建立在这种不变的民用太阳历的假设之上。自从1904年德国学者梅耶尔提出这种假设之后,埃及年代学的大厦就逐步建立起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推翻这种假设,于是假设竟成为公理一般;而如果没有这个假设,就无从谈埃及的天文年代学。”
历法漫谈22:金星泥版

对于两河流域的年代学,公元2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其著作中给出从公元前747年到公元前323年之间的30个王的年表。对前747年以前的年代,人们根据古巴比伦记载的一次日食,确定其为公元前763年6月15日,如此建立了公元前1000年以后的各王年。

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批带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写作年代为公元前7世纪(相对于春秋时期),其中一块记载着8年的金星运行情况,文字中提到了一个古王。在数十年里,许多天文学家计算了这8年金星记录所对应的年代,有公元前1920、1702、1646和1582年等。著名的汉穆拉比是在此前146年,由此形成了巴比伦年代学的三个系统:高年代系统取汉穆拉比元年为前1848年、中年代系统为前1792年、低年代系统为前1728年。三个年代系统各有自己的证据,但多数人取中年代系统。

从汉穆拉比上溯,根据古王年表可以推到公元前2700年。再往前,则是每王在位140年到1200年不等,甚至有8王共治24200年的说法。
历法漫谈23:夏商周断代

在司马迁给出的年表中,有年代的最早到公元前841年。对于这之前的历史年代,二十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应该说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虽然该工程给出的年代还不能算是定论,但与古巴比伦年代学等比起来,所得到的成果还是很不错的。

在这个工程里,有一些天文年代学的例子。例如,刘次沅等观测“天再旦”的现象,还有陈久金的“金文历谱”、江晓原的“武王伐纣”、张培瑜的“甲骨文月食”以及李勇的“帝辛周祭”等。这些基本上是利用天象回推和干支回推的方法来确定年代,绝大多数均有多个年代的选择,这就需要结合其他的材料来限定年代范围。而象“仲康日食”、夏禹的“五星连珠”就只能给出几个候选年代了。

然而,在用天文历法研究中国古代年代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用到一个假设,即纪日干支的连续性。这是假定在数千年的时间里,用六十甲子来标记日子的方法从未中断,也没有调整过。对于春秋以来,纪日干支确实是连续不断的,但在春秋以前则只能是假定了。

纵观有关天文历法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是复原古历法,按古人的推算来确定当时的年月日或有关天象;二是用现代的天象回推来确定古历法的准确度或是确定年代;三是用干支纪日来推定古代历法的设定或确定年代。这些方法很早就已经存在了,但今天人们还在使用,只是面对的问题有所不同。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06-27
(正月)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 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侯,鱼陟负冰。 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 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二月)
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黄鹂也。 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 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三月)
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鴑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 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 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四月)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 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五月)
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 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 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 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 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六月)
小暑: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侯,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 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三候,大雨行时。
(七月)
立秋: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蝉小而青赤色者。
处暑:初候,鹰乃祭鸟;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 二候,天地始肃;清肃也,寨也。 三候,禾乃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八月)
白露: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 一曰:大曰鸿,小曰雁。二候,玄鸟归;燕去也。三候,群鸟养羞。羞,粮食也。养羞以备冬月。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雷于二月阳中发生,八月阴中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坯,昔培。坯户,培益其穴中之户窍而将蛰也。 三候,水始涸。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九月)
寒露:初候,鸿雁来宾。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 二候,雀人大水为蛤;飞者化潜,阳变阴也。 三候,菊有黄花。诸花皆不言,而此独言之,以其华于阴而独盛于秋也。
霜降:初候,豺乃祭兽;孟秋鹰祭鸟,飞者形小而杀气方萌,季秋豺祭兽,走者形大而杀气乃盛也。二候, 草木黄落;阳气去也。 三侯,蛰虫咸俯。俯,蛰伏也
(十月)
立冬: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
小雪: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将;三侯, 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
(十一月)
大雪:初候,鹖鴠不鸣,鹖鴠,音曷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 二候,虎始交;虎本阴类。感一阳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马蔺叶似蒲而小,根可为刷。
冬至:初候,蚯蚓结;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二候,麇角解;阴兽也。得阳气而解。 三侯,水泉动·天一之阳生也。
(十二月)
小寒:初候,雁北乡;一岁之气,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乡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盖先行者其大,随后者其小也。此说出晋·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 二候,鹊始巢;鹊知气至,故为来岁之巢。 三候,雉雊;雊,句姤二音,雉鸣也。雉火畜,感于阳而后有声。
大寒:初候,鸡乳,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 二候,征鸟厉疾;征鸟,鹰隼之属,杀气盛极,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 三候,水泽腹坚。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
[ 此贴被开心果9797在2008-06-27 10:3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06-27
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为候应。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应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由于受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水平的限制,其中还有一些错误的情况。如“雀入大水为蛤”、“腐草为萤”等。

  有关七十二候的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 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中。七十二候是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创造,对中国的农事活动有一定的作用。七十二候起源于黄河流域。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南北寒暑差异较大,同一候应,出现的时节可相差很远。随着易代更都,七十二候的候应曾几经修改。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06-27
夫七十二候吕不韦载于吕氏春秋汉儒入于礼记月令与六经同传不朽後魏载之于历欲民皆知以验气序然其禽兽草木多出北方盖以汉前之儒皆江北者也故江南老师宿儒亦难尽识况陈澔之注多为谬说而康成颖达亦有讹处予因是广取诸家之解并说文埤雅等书而又询之农牧似得所归然後并将二十四气什之于槀以俟博识者鉴焉 
○立春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雨水 

  雨 【 去声】 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獭祭鱼獭一名水狗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岁始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徐氏曰獭祭圆铺圆者水象也豺祭方铺方者金象也候鴈北 【 月令汉书作鸿鴈北】 鴈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鴈自彭蠡而北矣草木萌动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 

  ○惊蛰 

  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桃始华 【 吕氏春秋作桃李华】 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仓庚鸣庚亦作鶊黄鸝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畱黄莺莺儿皆一种也鹰化为鸠鹰鷙鸟也鹞鸇之属鸠即今之布谷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鳲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鷙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鴙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春分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夏冬不言分者盖天地闲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元鸟至元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雷乃发声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始电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阴电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清明 

  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桐始华桐木名有三种华而不实者曰白桐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皮青而结实者曰梧桐一曰青桐淮南子曰梧桐断角是也生于山冈子大而有油者曰油桐毛诗所谓梧桐不生山冈者是也今始华者乃白桐耳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闰年每一枝生十二叶闰则十三叶与天地合气者也今造琴瑟者以花桐木是知桐为白桐也田鼠化为鴽 【 音如】 按尔雅注曰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谓之田鼠本草素问曰鴽鹑也似鸽而小尔雅释鸟鴽鴾母郭注酓?鸟也青州人呼为鴾母鲍氏曰鼠阴类鴽阳类阳气盛故化为鴽盖阴为阳所化也虹始见 【 去声】 虹虹蜺也诗所谓螮蝀俗读去声也注疏曰是阴阳交会之气故先儒以为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今以水噀日自剑视之则晕为虹朱子曰日与雨交倏然成质阴阳不当交而交者天地淫气也虹为雄色赤白蜺为雌色青白然二字皆从虫说文曰似螮蝀状诸书又云尝见虹入溪饮水其首如驴恐天地闲亦有此种物也但虹气似之借名也 

  ○谷雨 

  谷雨 【 去声】 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声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之雨在去声也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阳物静以承阳也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盖当三月之时趋农急矣鸠乃追逐而鸣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谷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鵀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 

  
 ○立夏 

  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 【 音斛】 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成以为蛙皆非也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 【 一名曲蟺】 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鵶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隐居以辨其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条先儒当时如不检书而谩言者可笑 

  ○小满 

  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 【 荼即茶也故韵今茶注本作荼】 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谓之秀荣而不实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蔡邕月令以谓苦蕒菜非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芒种 

  芒种 【 上声】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 【 去声】 矣螳螂生螳螂草虫也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能捕蝉而食故又名杀虫曰天马言其飞捷如马也曰斧虫以前二足如斧也尚名不一各随其地而称之深秋生子于林木闲一壳百子至此时则破壳而出药中桑螵蛸是也鵙 【 音局】 始鸣鵙百劳也本草作博劳朱子孟注曰博劳恶声之鸟盖枭类也曹子建恶鸟论百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似俗称浊温故埤雅禽经注云伯劳不能翺翔直飞而已毛诗曰七月鸣鵙盖周七月夏五月也反舌无声诸书以为百舌鸟以其能反复其舌故名特注疏以为虾蟆盖蛙属之舌尖向内故名之今辨其非者以其此时正鸣不知失者也易通卦验亦名为虾蟆无声若以五月正鸣殊不知初旬见形後形亦藏矣陈氏曰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而或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 

  ○夏至 

  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鹿角解 【 音骇】 鹿形小山兽也属阳角支向前与黄牛一同麋形大泽兽也属阴角支向後与水牛一同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角解矣是夏至阳之极冬至阴之极也蜩 【 音调】 始鸣 【 月令注疏作蝉始鸣】 蜩蝉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脱壳而成雄者能鸣雌者无声今俗称知了是也按蝉乃总名鸣于夏者曰蜩即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者是也盖蟪蛄夏蝉故不知春秋鸣于秋者曰寒蜩即楚辞所谓寒螿也故风土记曰蟪蛄鸣朝寒螿鸣夕今秋初夕阳之际小而绿色声急疾者俗称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释其义然此物生於盛阳感阴而鸣半夏生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 

  ○小暑 

  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温风至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蟋 【 音悉】 蟀 【 音率】 居壁一名蛬 【 音拱】 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鬬鹰始击 【 礼记作鹰乃学习】击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鷙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大暑 

  大暑六月中解见小暑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燿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土润溽 【 音辱】 暑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立秋 

  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凉风至 【 礼记作盲风至】 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处暑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禾乃登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成热曰登 

  ○白露 

  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鸿 【 淮南子作候】 鴈来鸿大鴈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水节下元鸟归元鸟解见前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羣鸟养羞 【 淮南子作羣鸟翔】 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羣羣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羹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秋分 

  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蛰虫坏 【 音培】 户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寒露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鸿鴈来宾鴈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後至者为宾通书作来滨滨水际也亦通雀入大水为蛤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菊有黄华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霜降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周语曰驷见而陨霜豺祭兽 【 月令作豺乃祭兽戮禽】 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蛰虫咸俯 【 淮南子作俛】 咸皆也俯垂头也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矣     
   ○立冬 

  立冬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章龟经曰蜃大者为车轮岛屿月闲吐气成楼与蛟龙同也则知此为蛤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礼记之注以谓雉由于蛇化之说故以雉子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尽逆鳞知之悉矣然复疑之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则亦闻而识之不若本草章龟经为是即一物耳大水淮也晋语曰雉入于淮为蜃 

  ○小雪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虹藏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 

  ○大雪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鶡鴠不鸣禽经曰鶡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汉书音义亦然埤雅云黄黑色故名为鶡据此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若郭璞方言似鸡冬无毛昼夜鸣即寒号虫陈澔与方氏亦曰求旦之鸟皆非也夜既鸣何为不鸣耶丹铅馀录作鴈亦恐不然淮南子作鳱鴠诗注作渴旦虎始交虎猛兽故本草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荔挺出荔本草谓之蠡实即马薤也郑康臣蔡邕高诱皆云马薤况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与本草同但陈澔注为香草附和者即以为零陵香殊不知零陵香自生于三月也 

  ○冬至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麋角解说见鹿角解下水泉动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云耳 

  ○小寒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鴈北乡 【 去声】 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鴈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後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後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雉雊 【 音姤】 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後有声 

  ○大寒 

  大寒十二月中解见前鸡乳育也马氏曰鸡木畜丽于阳而有形故乳在立春节也征鸟厉疾征伐也杀伐之鸟乃鹰隼之属至此而猛厉迅疾也水泽腹坚陈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则彻上下皆凝故云腹坚腹犹内也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附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卷(通行本) 

旧本题元吴澄撰其书以七十二候分属於二十四气各训释其所以然考礼记月令本无七十二候之说逸周书时训解乃以五日为一候澄作礼记纂言亦引唐月令分著五日一候之义然不闻更有此书其说以经文所记多指北方非南方之所习见乃博考说文埤雅诸书兼访之於农牧著为此编然考证名物罕所发明又旣以蝼蝈为土狗又载鼯鼠五技之说自相矛盾旣以虹为日映雨气又引虹首如驴之说兼采杂书亦乖解经之法疑托名也(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礼类存目) 
离线ie15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06-27
很多都是没有听说过的。。果果收集得好全面啊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06-27
少的很呢,要写小说远远不够呢,要写中国韵味的小说就要从了解中国文化开始
离线蜡笔小新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8-06-27
我看完了
我居然看完了
我好厉害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8-06-27
果果佩服你哦,记住就更好了,都是国粹哦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8-06-30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道大行”的时代。幽丛隐逸山野的“自然之茶”,到了唐代成了“‘茶之为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人性化了的“文化之茶”。清初顾炎武《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取蜀是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至唐,其间,又走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路。
  这段时间,茶叶的日常饮用一直在民间发展着。有关民间茶事见诸文献的记载也多起来,《广陵耆老传》中,有段非常有趣的记载:东晋元帝时,有老婆婆,每天一早,独自提着一器皿的茶,到市场上去卖,市人争着买来喝。从早到晚,器皿中的茶也不见少,她把卖茶的钱施舍给路旁的孤儿、穷人和乞丐。有人把她看作怪人,向官府告发,州的差役把她捆起来,关进监狱。到了夜晚,老婆婆手提卖茶的器皿,从狱中窗口飞出去了。这段民间传奇故事,反映出饮茶在东晋民间的流行情况。故事可能取材自《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西晋人傅咸撰写的《司隶教》:“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之,廉事毀其器具,使无为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老姥,独何哉?”。唐代杰出书法家虞世南的著作《北堂书钞》中,以《蜀妪茶粥》为题,也记载了这件事。从中可见当时民间茶事的一斑。
  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东汉末年三国时,来客献茶的民间生活场面,被《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根据历史和民间“说话人”流传的素材写进小说。而能反映饮茶成为民间日常生活必需,比上面文字记载出现的还要早几百年的,是上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随葬物中,出现有整箱茶叶做随葬品,并用竹简标明箱内是茶叶,充分表明西汉时,茶叶已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了。当时茶叶做为商品已经进入市场流通领域,有记载表明,西汉辞赋家、汉宣帝时的谏议大夫王褒,在买家僮的《僮约》中,就有“武阳买荼”的记载。“武阳买茶”的这个“武阳”,在今四川彭山县东约五公里的双江镇,现已知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是繁华的茶叶贸易市场了。而生于公元前一百多年的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写的《凡将篇》他却把茶叶列入了药物名单中?在这段时间里,文人们的很多文献,都把茶叶的医疗功效写到书中,《隋书》载:隋文帝,梦神人易其脑骨,自尔头痛。忽遇一僧,告其煮茶为饮,服之痊愈。在民间饮茶治病早已有之,如今皇帝喝茶治好头痛,必然带动了整个社会的饮茶风气。有意思的是历史上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御医也曾用茶叶治好路易的头痛。当然法国人喝茶时间比这还要早,因为中国茶叶的外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民间对茶的功效的认识,也不止于此。在这个历史阶段,饮茶的风气,上至皇帝王公朝士,下到市井庶民。
  唐继隋而兴,是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的王朝。唐代在魏晋南北朝丰富文化积累的基础上,继续了前期文化的发展,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崇儒学”,以儒学为治国的根本方针。同时也对佛、道二教加以扶植,以羽翼儒学。使唐朝文化在内容和风格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丰富性,是文化上所谓“盛唐气象”得以产生的思想原因之一。盛唐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他们诗作的内容和风格上所以不同,也是因为他们在儒、释、道三者的取向上有所不同。这种大好的文化局面的形成,是奠定“茶兴于唐”的原因之一,它必然地形成了可以产生中国“茶道”的沃土。
  唐代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使茶事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饮茶在民间“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唐·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也记载着:西安、洛阳,即从京都到西南的湖北、四川、重庆地区,家家户户都在饮茶。杨华《膳夫经手录》:“饶州浮梁,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饶州浮梁是当时最有名的茶叶贸易中心,也就是白居易《琵琶行》中提到的“商人重利轻别离,上月浮梁买茶去。”的江西浮梁。市场上,则“自邹(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一带)、齐(今山东淄博市一带)、沧(今河北沧州、天津一带)、棣(今山东惠民一带)、渐至京邑(今陕西西安一带),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充分说明饮茶之风已深深植根于民间。
  已是“比屋之饮”的茶,自然成为爱好自然的文人雅士的杯中之物。茶助文思,它赋予了文人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超凡脱俗的气质,造就了逸兴遄飞风流倜傥温文尔雅的风度,茶在文人骚客的生活中的成了不可或缺的东西,莫怪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以茶为题写出《答族姪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这样的茶诗。他在诗前长序中写到:“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远在陆羽《茶经》还未问世之前,诗人就能用如此的专业语言,写出对“仙人掌”茶的评价,以诗歌的形式把仙人掌茶的来历、生长环境、形状、命名、功效及茶的制成方法,是旷古未觌,诗人如果没有深厚的嗜茶底蕴是很难写出这样的诗来的。举世闻名的大诗人李白,在公元七世纪就能以茶入诗,用诗赞美茶,无论是在当时或者是现在的世界上,也只能是在一个诗的国度里才能有的事情,他用诗记载了唐代茶叶制作方法的历史!但是如果说,没有民间广泛的饮茶基础,和当时茶叶生产的兴旺发达,可能我们今天也就读不到这样的诗了!茶,由此前的养生去疾,趋向文化意味的嗜好,也就成为生活上的赏心乐事的享受了。
  入唐以来,热衷品茗的文人骚客,以诗文入茶者众。流传至今还可以看到的,像初唐的著名诗人孟浩然在清明时节,空堂坐忆亲友的茶诗《清明即事》中:“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就反映了在当时以茶代酒的习俗;唐初文人虞世南工书法、善文辞,辑录撰写了很多茶事文章,收在一百六十卷的《北堂书钞》中传世,其功不可没;还有多写边塞生活的诗人王昌龄,也竟然写出了有关禅院茶事的诗《题净眼师房》:“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这和他写的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那种并吞四海之志,投笔从戎,从军塞外,抒同仇敌忾之壮志,咏立功塞外民族之豪情的边塞诗相对照,判若两人!再看看诗人在寺院与女僧参禅品茶时,置经文茶香于不顾,被有着倾城倾国之貌的女禅师所倾倒的场面,有趣的是,女僧在傍晚送诗人出门时,可能心动分神?身上的袈裟却让门的帘钉挂着?不难看出,这种因茶缠绵的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场景!对出生在长安的诗人,当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虽说诗中可能是在打趣自嘲!可它反映的却是唐初寺院中的真实情况,女禅师是和和尚一样,为坐禅破睡,招待施主,日常对茶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佛门茶事的盛行,更使茶事在民间迅速普及、发展。
  到了中唐时期,品茶悟道已成为一种思潮。茶事文化高潮迭起,这时出现了集唐以前茶文化之大成、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图文并茂的茶书——《茶经》问世。这是学者陆羽积近二十年之功写成的系统详实,内容宏富的有关茶叶和茶事的“颇切实用”的茶叶经典巨著。可是陆羽在《茶经》中,却没能明确提出“茶道”这一概念?其实,陆羽在《茶经》中已然写到:“‘茶之为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接下来很自然的便能写出“品茶有道”这一“茶道”概念,但是,可能是他“凡心太重”?竟与提出“茶道”这一概念失之交臂!落得个“楚人《茶经》虚得名。”的结果。后人认为陆羽在《茶经》中,只是倡导了茶道精神?
  陆羽深受先秦儒家那种“仁以为已任”、“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影响,但不愿为官。他原是遗孤,被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僧收养。14岁得到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和关照,后又被推荐到火山门向邹夫子学习数年。上元初,隐居苕溪,闭门著书。《茶经》多写形而下的东西,所以深得民间的喜爱和重视,对饮茶习俗的普及和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被祀为“茶神”。
  一百多年前的日本学者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提出:“是唐代的时代精神把茶从粗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使它达到最终的理想境界。我们的第一个茶的改革家是八世纪中叶的陆羽。…诗人陆羽从饮茶的仪式中看出了支配整个世界的同一个和谐和秩序。在他的伟大著作《茶经》(《茶的圣经》,The Holyscripture of Tea)中,他制定了茶道(fhe code of Tea)。”显然,冈仓天心是不知道“茶道”这一哲学概念,在中国是怎样提出来的?
  “茶道”是和陆羽同时代的、陆羽的挚友著名诗僧皎然,在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茶诗中提出来的。诗僧皎然,石破天惊地提出“茶道”这个带有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的“中国茶道”概念!诗人灵感可能来源于喝到朋友送来的新摘的好茶,诗中开始就说:“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意思是:喝着越州的朋友送他浙江新昌产的剡溪茶,是新摘的上等茶芽制成的名茶,用金属鼎煮好,盛在素色碗中,雪白泡沫散发着茶香,这茶像琼浆玉液似的!全诗的中心是“三饮”得“茶道”。诗中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时此刻诗人的心进入茶中,把人们品茶时常见的事物,做了发人之未发的省悟,一饮进入茶中,睡意全消,感到天清地爽,一片新天地;再品神志清明,有了新顿悟,忽然像天上飞来的细雨,将空气中的尘埃清洗干净;三饮悟得人生处世之道,对人世的认知提升到新高度,再也用不着苦苦地去破除人世间的什么烦恼?好喝的茶无疑在刺激着诗人长期以来的品茶感悟,心中积聚的意会,一吐为快。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于是诗人奏响了品茶悟道三部曲,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在众嚣中独具我见,以哲人的观念和思维,开掘前所未有的人生内面精神,妙悟盎然的新创意,写出富有哲学力量的诗篇,“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把千百年来不好言传的东西,举重若轻地用诗表达出来。诗中:“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以恰如其分地、准确无误地、高度概括地哲理性的语言,把“茶道”提出来。诗的喻体自然,妥贴可寻。你看,他说的:“谁能知道‘茶道’的全面真谛?只有仙人丹丘子才能知道。”这是全诗的最后两句,读来却有水到渠成之感。
  皎然生卒年月不见文献记载。据现代学者考证,应为开元八年(公元朝720年)——贞元末年(公元800年)俗姓谢,字清昼(一说名昼,昼上人),晋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十世孙,(实为谢安后裔)。湖州长城(浙江吴兴)人,是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产地,嗜茶亦善烹茶。出身儒学世家,有良好的幼学基础,博览诸子百家,及长学道伤了身体,中年在杭州灵隐寺受戒,遁入空门,专心于禅宗,不久回故乡吴兴(今浙江湖州)杼山妙喜寺时,已是著名的诗僧和学者。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说他是:“世之言诗僧多出于江东,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更有人说他是:亦一代伟才焉。而其僧人的身分,自然地能使他长期地生活在民众中间,汲取民间营养。与官宦、文人、道士、僧俗多有交往,常与韦应物、灵彻、颜真卿、袁平、李萼、张志和、陆羽等诗歌唱和往还,过从甚密。学习律宗、律藏,南北禅宗,内外兼修,著作颇丰,著有《皎然集》(即《杼山集》)十卷;探讨诗歌创作理论的《诗式》五卷、《诗评》三卷、《诗议》一卷,其中《诗式》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它奠定了唐诗创作的理论基础;还著有《茶诀》三卷、《儒释交游传》、《内典类聚》、《号呶子》传世。他秉承儒家的“君子谋道不谋食”为其一生使命,参禅悟道作诗,集儒释道于一身,其学识素养、惊人的智慧和哲人的思维方法,和他同时代的人是无法与其相比的。他把中国“茶道”概念与唐诗结合;把“茶道”的深邃文化艺术内涵与唐诗的文学艺术结合;把“茶道”中的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态度与唐诗的浪漫气息结合;这无疑丰富了“茶道”的文化艺术内涵;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茶道”及中国茶文化的认识。通过唐诗来表现“茶道”,既能便于传诵,又能提高“茶道”的文化品位,也给“盛唐气象”增添了光辉色彩。
  今天,踩着历史走回传统的历程,在历史的的热潮中,曾经独树一帜的中国“茶道”这一概念,以诗的形式问世以来,至今已经一千三百多年,它超越茶的自身,到达生命的本身,它一直植根于民间,回顾“茶道”,每当历史跟人心相遇时,有感即通!当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时,“茶道”会豁然贯通。因为经济是一切文明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茶道”做为一种文化,必然成为社会的一门独立的学问存在。任何学问,有了民间立场,才有它的生命力。茶通人生之道,品茶悟道,是人生最高境界。诗僧皎然做为提出中国“茶道”的创始人,终结了在他之前饮茶的千百年来所走过的漫长道路,开创了心态文化的最高层次——“茶道”!它以人为本,开创的中国“茶道”,将会以更加旺盛地生命力,经受起伏跌宕的历史长河的考验,永远鲜活地存在于世界!
 
    来源:中国茶城网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8-07-01
雅士茶道
  
  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中国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此处所说的"士"是已久仕的士,即已谋取功名捞得一官半职者,或官或吏。最低也是个拿一份工资的学差,而不是指范进一类中举就患神经病的腐儒,严监生一类为多了一根灯草而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的庸儒,那些笃实好学但又囊空如洗的寒士亦不在此之列。
  
  中国的"士"就是知识分子,士在中国要有所作为就得"入仕"。荣登金榜则成龙成风,名落孙山则如同草芥。当然不一定个个当进士举人,给个"地师级"、"县团级"官儿做做,最起码的条件是先得温饱,方能吟诗作赋并参悟茶道。这便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点。
  
  中国文人嗜茶沓在魏晋之前不多,诗文中涉及茶事的汉有司马相如,晋有张载、左思、郭噗、张华、杜育,南北朝有鲍令晖、刘孝绰、陶弘景等,人数寥寥,且懂品饮者只三、五人而已。但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还咏之以诗。唐代写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还有李白、杜甫,陆羽、卢金、孟浩然:刘禹锡、陆龟蒙等;宋代写条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城、陆游,还有欧阳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原因是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一个中山涛有八斗之量,刘伶更是拼命喝酒,"常乘一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铺随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后知识界颇不赞同魏晋的所谓名土风度,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学、留名干秋。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担任茶道的主角。
  
  中国文人颇能胜任这一角色:一则,他们多有一官半职,特别是在茶区任职的州府和县两级的官和吏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因职务之便可大品名茶。贡茶以皇帝为先,事实上他们比皇帝还要"先尝为快";二则,在品茗中培养了对茶的精细感觉,他们大多是品茶专家,既然"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茶中自有"黄金屋 ",茶中自有"颜如玉",当年为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的书生们而今全身心投入茶事中,所以,他们比别人更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著之以文传播茶艺;三则,茶助文思,有益于吟诗作赋。、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一般人做不到,喝的酷叮大醉,头脑发胀,手难握笔何以能诗?但菜却令人思勇神爽,笔下生花。